6月的中东,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就在伊朗与以色列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后不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要上庭受审,三项指控个个不轻——受贿、欺诈、背叛公众信任。这一案子如果坐实,不仅是个人政治生涯的终点,也是以色列政坛的一次地震。
但在他即将走进法庭的前几天,另一个人突然出场,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一边是中东停火刚落地,一边是以色列总理要出庭,特朗普连着几天喊话“放过比比”,不免让人联想,他这是单纯的“老朋友撑场”,还是背后藏着一笔更大的交易?
连续三天喊话,特朗普在急什么
25日,特朗普在自己社交账号上发文,直言“比比是以色列的英雄”,还说“美国救了以色列,现在也要救比比”。
这不是开玩笑的场面话。
第二天,以色列方面果然动作频频。内塔尼亚胡申请将庭审延期,理由是国家安全局势严峻。但法院很快就驳回了请求,反对党政客一边倒指责他“拿国家安全作挡箭牌”。
紧接着到了28日,特朗普又一次发文,语气比前一天更重。他说,以色列检方对内塔尼亚胡的起诉是“政治迫害”,末尾留下五个字:“放过比比吧。”
这事搁别国领导人身上,就是外交干涉。
但特朗普的调子一直很特别——他不拿自己当外人。还在文中顺带强调,美国每年花给以色列的援助超过几十亿美元,是“全球第一”,这笔账,他现在要算。
这不是情绪问题,而是特朗普惯用的政治语言。
他从来不按外交辞令办事,更愿意用“账本逻辑”来说事。对他来说,美国投了钱,就该有话语权。这种思路贯穿他整个第一任期,也延续到现在的外交评论中。
内塔尼亚胡停火换“帮忙”?交易或早已达成
别看特朗普喊得大声,背后很可能早就达成某种默契。
就在这场高调“喊话秀”之前,以色列与伊朗刚刚在中东完成一次惊险的降温。
从年初开始,以色列对加沙、对叙利亚、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一波接一波,几次把局势推到临界点。美军甚至一度调动战略轰炸机,准备做“点到为止”的打击。
可突然之间,局势缓了下来。
伊朗和以色列在没有媒体铺垫的情况下,默契地都选择不再升级。外界刚松口气,就看到了特朗普跳出来“声援”内塔尼亚胡。
这不太可能是巧合。
之前内塔尼亚胡激进打击伊朗目标,很大程度就是在应对国内的政治压力。战争一开,舆论自然转移,内部动荡就被压下去了。
但现在他居然选择接受停火、按时出庭,让人怀疑:是不是背后有人给了“好处”,或者说,他在交换某种“政治保命符”。
特朗普的公开发声很可能就是那张符。
你肯停火,我帮你挡审;你别给我惹麻烦,我保你继续当家。这种“以停火换援助”的交易逻辑,在国际政治里再常见不过。
更关键的是,内塔尼亚胡虽然没回应特朗普的“喊话”,但他所在的利库德集团,立刻转发了特朗普的原帖,还特意用希伯来语配文,这种操作不能说没默契。
对外是一种感谢姿态,对内也是在告诉选民:“你们看,我不是孤军作战。”
干涉得太明显,特朗普这回可能“帮倒忙”
但这事也不是没有反噬。
在以色列国内,特朗普的“连发文”已经激起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弹。
不少议员直接在媒体上痛批特朗普,说他是“赤裸裸地干涉司法”,还有人指责利库德党“甘做外国干涉的传声筒”。
美国前总统越洋干预,以色列人未必买账。
一方面是法律上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的自主性。以色列虽和美国关系密切,但民主机制自成体系,特朗普这手强行介入,很容易让内塔尼亚胡背上“靠外援保命”的污点。
从这个角度讲,特朗普也许本意是帮忙,结果可能帮了倒忙。
更棘手的是,如果内塔尼亚胡最后真的在特朗普的“喊话”下逃过惩罚,以色列的司法体系势必会被质疑,民间的不满情绪可能反而集中到利库德党身上。
这对特朗普自己来说,也未必是好消息。
想要重新掌权、再次赢得犹太裔选票,他得靠的是“稳定的盟友关系”和“美国优先”的话语权,而不是一次看似走心、实则惹火的跨国援手。
以色列和伊朗真停火了吗?谁才是最终受益者
回到这场“交换”的核心——伊朗和以色列是否真的停火?
从军事角度看,目前的确没有新一轮大规模冲突。
以色列空军在叙利亚的空袭减少,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也收敛了不少。但这不是战略缓和,更像是阶段性降温。
真正的变量,还得看美国——尤其是特朗普这类“政治变量”人物。
他想要的,是维持一个“可控但紧张”的局势:不能让中东彻底失控,但也不能让拜登政府“拿下和平红利”。
内塔尼亚胡在这个节骨眼上配合停火,不只是自保,也是赌一把——赌特朗普能在明年选举中胜出,那他就有了来自白宫的新靠山。
而伊朗这边也不是傻子。
德黑兰政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停火,不是怕了以色列,而是看准了美方不愿深陷中东泥潭的心理。
对伊朗来说,内塔尼亚胡能不能下台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把自己从“靶心”位置上移开。
只要局势别再像前几个月那样被人操控着升级,伊朗就算是赢了一半。
一场庭审牵动中东,美国到底还能左右多少?
眼下内塔尼亚胡要接受的,不仅是以色列法院的审讯,还有来自各方力量的博弈。
特朗普的喊话,是试图撬动以色列内政的杠杆。
但在这套杠杆下,中东和平是否会再次被推翻,伊朗是否会改变策略,美国还能不能继续主导地区秩序,全都成了问号。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这对“老友”,一个试图卷土重来,一个想要稳住政权,在这样一个微妙节点上共同做出一连串动作。
看起来是“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实际上是一场对赌未来权力格局的博弈。
那问题来了,你觉得特朗普这波越洋喊话,是成功的政治操作,还是又一次惹火上身的冒险行为?#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