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第一股”天味食品又有大动作了——递表港交所!
消息一出来,调味界的小伙伴们纷纷议论:这家公司,有点意思!
不过别急着拍手叫好,这个故事,没那么简单,咱细品细聊。
最开始是天味食品的业绩爆个冷门。
想象一下,这家成立在成都、靠火锅底料打天下的企业,年年说自己大卖特卖,可这三季报的数据却让人一头雾水。
营业收入是涨了,前三季度进账24.11亿元,比去年高了点,涨幅1.98%,说多不多,说少吧,也不算少。
但问题来了。
归母净利润反而掉了,只有3.92亿元,比去年少了整整9.3%。
啥意思?
一边忙着卖货,营收蹭蹭往上窜,另一边实际到手的利润却在缩水。
这不是“增收不增利”吗!
别说,作为吃瓜群众,也是第一次见到调味料头部企业玩这种操作。
把火锅底料卖成了嘴上的“第一股”,账上的钱却在氮化。
这事要不细究下,实在说不过去。
更“有看头”的是,往细了看主营收入,三大板块的表现各有千秋。
菜谱式调料是大头,收了13.39亿元,涨了5.26%,稳如老狗。
香肠腊肉调料有点惨,才卖出1.58亿元,同比跌去将近三成,直接在业绩里给拖了后腿。
火锅调料板块虽然营收8.06亿,同比略涨1.59%,但说实话,在消费升级和行业转型的风口上,这涨幅属实有点“佛系”了。
同时还有个更有意思的事,天味食品的线上渠道一马当先。
同比大涨60.27%,收入暴走到了6.31亿元。
说一句“电商万岁”,不过线下经销却是一副掉链子的样子,少赚了10.35%,剩下的17.64亿看着还行,但一比就知道差在哪儿了。
到底咋回事?
线上小火箭,线下小拖船。
这样的反差,活脱脱一出职场现实剧。
啥叫新旧动能转换,这就是最新鲜的案例现场。
今年8月,“港股冲刺”也弄得轰轰烈烈。
还记得那天,天味食品正式表态说要出海发行H股,把自己送上了港交所主板的申请名单。
谁说火锅底料只能在川渝横着走?
现在就要向香港说:逗你玩,我要全世界都吃上我的底料!
瞧瞧它最近几年的营收:2022年26.76亿元,2023年31.26亿元,2024年到34.47亿元。
利润基本也是同步跳水——2022年是3.41亿,2023年涨到4.66亿,到了2024年就干到了6.45亿,2025年半年也能出来2亿多。
看着数字挺猛,但合着增收不增利的宿命还是没改,大部分利润都被成本和市场攻守消耗光了。
静下心来扒拉产品类型,不得不说,天味食品是“调味界的百科全书”。
招股书里,把产品分成三 板块——菜谱式调料(家庭主妇们的心头好),火锅调料(川渝人民的灵魂),酱料及其他(见多识广的即食派)。
尤其菜谱式调料,收入占比一加一年高,从2022年占51.4%,一路干到2025年65.9%。
“用户偏好转型”的潮水已经来了。
就冲着主妇们“今天做鱼明天做虾后天拌辣,样样得有调料”的需求,这条路确实有得做。
专利嘛,一共136项,参与了20项行业标准制定,还挺牛气。
品牌层面,天味的六大马甲可没闲着。
“好人家”是咱们炊事班的老熟人,各路调料包全拉齐,主妇一包配齐,轻轻松松圆梦中餐厅。
“大红袍”火锅底料,地道川味,连外地人都能吃到正宗麻辣。
“天车”“拾翠坊”“加点滋味”这些,有定制、有多样化路线,谁说调味料不能玩分类营销。
说来说去,最能打的还是“好人家”系列,酸菜鱼、小龙虾、牛油底料全成了爆款,无数吃货帮忙把销售额干到了年销过亿。
渠道敲黑板了。
经销商遍地是,截至9月底达到3278名,比年初多了261名。
全国的省份全覆盖,地级市也几乎统统“摆平”。
终端网点破100万,要是不说这是调味料行业,你都能以为是搞饮料还是快消品。
不过人家还有槽点,去年闹过一次“二选一”风波,经销商和公司之间的小暗流也算是业务生态的一部分,咱们吃瓜也是看个热闹。
更劲爆的是,天味食品已经把产品卖到了50多个国家地区。
火锅底料飘洋过海,川味辣味扩散国际,这可不是靠嘴说说,是真枪实弹打出来的局面。
这里有点“老大”的气派。
搞得人家同行也得跟着动起来。
先是“酱油一哥”海天味业今年6月直接登陆港股,玩起了“A+H”双重上市。
安井食品没两天也跟上潮流,在香港挂牌上市。
本来国内消费龙头企业看着风平浪静,突然集体行动了。
干嘛呢,这是把上市玩成了新趋势。
其实背后有两层原因,一半是政策给力。
2024年证监会放大招,对港合作全面开绿灯,行业龙头都能去港股寻机。
问询周期缩,审批也快,新平台上线,门槛也降了——给足了动力。
剩下一半,是市场格局的变化。
国内市场卷完“增量”,开始内卷“存量”,龙头企业想找新增长点,不出海真就没路走。
天味食品的海外布局本身已经打底了,港股上市是顺势出击,进一步抢占国际话语权。
更有意思的是,“集体行动”也带点迫不得已。
有些龙头开了路,同行压力自然大,谁都不想被时代干趴下。
你上市,我跟进。
结果就是消费行业的主角们一个个扎堆迈向港股。
这种模式,不只是扩融资渠道,还是中国品牌出海和国际竞争的跳板。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火锅底料第一股,互联网思维加港交所的金融通道,全是“时代造英雄”。
不过别被表象迷惑,行业增长的底色已经慢慢转变。
卖调料能不能继续无限繁荣?
利润是不是还得再“花式减少”?
线上线下的切换节奏,能不能把老用户和新用户都抓住?
行业里还有多少变量在后面埋着雷?
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谜底”前置。
说到底,天味食品这波“增收不增利”的现实,不只是账面上的一串数字。
这是消费升级、行业转型和资本市场的排列组合。
公司在赌一个方向,市场在等一个答案。
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大的冲击和重塑——不论是营销渠道的迭代还是资本运作的升级,天味食品和同行还会继续拼杀下去。
至于消费者,咱普通人买调料是图味道还是图情绪?
线上薅羊毛是不是比线下逛超市便宜?
一切都还在路上。
一句话,消费主角的进击还没结束,“A+H”一路走红背后是无数个品牌、渠道、产品、利润的复杂故事拼图。
谁说吃火锅只是嗜辣嗜麻?
背后是上亿的资本厮杀。
说白了,想在餐桌底下“下战书”,还得在港股上“拼真章”。
你怎么看今年天味冲刺港股?
调味品生意的未来会不会“无底料可加”?
欢迎留言,咱们一起烧脑讨论一波!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