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韩国想抱美国大腿却被卡脖子,从造船到医美,原来命脉在中国手里
发布日期:2025-11-20 22:33:26 点击次数:55

最近韩国的一些操作,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

一边想跟着美国大哥混,一边又发现,自己的饭碗好像还端在中国手里。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孩子,走了两步才发现,口袋里的饭钱还是家里给的,这就有点尴尬了。

先从造船业这件大事说起吧。

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搞造船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韩国,想让韩国当个“代工厂”。

韩国的韩华集团一看机会来了,表现得特别积极,马上就说要拿出50亿美元去美国建个新船厂,这姿态,算是把忠心表得明明白白了。

他们心里想的,估计是抱上了这条大腿,以后就能吃香喝辣了。

但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就在韩国这边还沉浸在拿到大单的喜悦里的时候,我们这边稍微动了动手指头,韩国的造船厂就有点慌了。

<b>造船需要什么?

最核心的就是钢铁和一些特殊的稀土材料。

</b>而韩国造船的时候,他们用的这些关键东西,有三到四成都是从我们中国进口的。

这下好了,我们这边一说要控制这些原料的供应,韩国的船厂立马就傻眼了。

这就好比你准备做一桌丰盛的大餐,菜谱、锅碗瓢盆全都准备齐全了,结果发现家里没米下锅,你说这饭还怎么做?

没有了核心原料,韩国的船坞就算再大,也只能是个空架子。

据说,消息一出来,没过一个星期,韩国就有点坐不住了,又是派特使过来沟通,又是提交外交照会,连带着股市都跟着一顿猛跌,市值一下子就蒸发了五千多亿韩元。

这波操作,真有点像是游戏里一个没技能的英雄,还非要往人堆里冲,结果被人家精准控制住,只能原地罚站。

所以说,想玩“骑墙”的策略,风险还是很大的,抱大腿之前,最好先看看自己的供应链,是不是还捏在别人的手里。

说完了重工业,我们再来看看韩国另一个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产业,就是医美。

很多人一提到韩国,就会想到他们发达的整容和美容技术,感觉那里就是个“造美工厂”。

但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他们那些看起来特别高大上的美容产品,核心的原料,很多都来自咱们中国的山东。

全球市场上,每十支韩国品牌的玻尿酸针剂,里面就有七支的原料是山东生产的。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山东掌握了韩国医美产业的“半条命”?

那些在韩国卖到上千块的护肤品,追根溯源,里面的核心成分,说不定就是咱们山东生产的。

他们只是拿过去加工一下,贴上自己的牌子,再高价卖出去。

小编觉得,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他们真是玩明白了。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励志的。

别看我们现在是玻尿酸出口大国,在四十年前,我们才是真正被别人卡脖子的那一方。

那时候,玻尿酸这种东西的技术被美国垄断着,提取工艺非常复杂,只能从公鸡的鸡冠里面一点点提炼,一公斤能卖到二十万美元的天价,比黄金还贵,而且人家还设置障碍不卖给我们。

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普通人的月薪还不到四十块钱,很多白内障患者因为做不起昂贵的手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失去光明,那种无助和绝望,是现在我们很难想象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叫凌沛学的科学家站了出来,他不信这个邪。

<b>在一个由破旧车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他带着团队硬是钻研了十几年,最后成功发明了生物制造技术。

</b>这个技术一出来,简直是革命性的。

我们不仅比美国更早地实现了玻尿酸的量产,而且还把成本一下子打了下来,直接降到了原来价格的百分之一。

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人用得起。

以前要三千块一支的眼科手术制剂,后来降到了八十块钱。

就因为这个技术的突破,每年有超过两百万的白内障患者,因此能够重见光明。

后来,凌教授的团队还把玻尿酸技术应用到了护肤品领域,这才有了后面全球性的美容浪潮。

从这个角度看,韩国的医美产业,其实也是搭上了我们技术发展的顺风车。

现在,我们中国的科研团队,早就在研究第五代玻尿酸和它在抗癌领域的应用了。

反过来看韩国,一边在经济上严重依赖我们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一边又总想跟着美国在一些问题上耍小聪明,搞些小动作。

这种行为,用老百姓的话说,不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吗?

所以说,这一系列事情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国家想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光靠左右逢源、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真正的底气,还得是靠自己。

就像凌沛学教授和他的团队那样,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埋头苦干,把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我们常说,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对于韩国来说,或许也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在大国之间,自己的位置到底应该怎么摆。

毕竟,供应链和市场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光靠站队和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

声明: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