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过,市场里又是一堆人跟着均线和MACD追涨杀跌,结果集体成了接盘侠。我跟你说,别光盯着那些花里胡哨的曲线,老周——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18年的人,就在这种行情里逆势赚了15%,他说得直白“那些指标大多事后诸葛亮,量比和换手率从不骗人。”就是听着有点直白,但真心的有理儿。
先把两个工具说清楚,别害怕专业词。量比是当天成交量比过去五天平均量的倍数,换手率是当天成交股数占流通股的比例,都是微观的资金指纹。信达证券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八月净流入四千多亿,九月到二十三号又净流入三千多亿,融资余额前九个月涨了五千多亿……听来像天文数字,可这些钱进来不会敲锣打鼓,留下的就是量能和换手的脚印。别闹了,懂点数学就不迷糊。
举个活儿九月二十五号,老周盯上了一只在低位横盘的股票,当天换手率升到7.3%,量比2.8,处在他多年出的“健康放量”区间,随后四天涨了二十二个点。你可能问,这是不是巧?我来反问一句,既然有资金流入的数据佐证,这还能是巧吗?我才不信呢。老周的逻辑是位置+双指标低位横盘久、换手5%-15%、量比1.5-3,基本是启动信号;已涨一波的股票,换手上到10%-20%、量比3-5,是加速的迹象。
指标并非万能。老周也被套过——九月初看到一只科技股量比4.2、换手18%,但那天主力资金净流出一亿多,尾盘直接跌了5个点。他后来,得把资金流向和基本面一别光看表面数据就冲。指标像体温计,得看病历和化验单,光体温高也可能只是发烧吃错药。
操作上,老周每天开盘三十分钟先筛一遍——先按换手率5%-20%过滤,再看量比1.5-5,最后把股价位置和公司基本面过一遍,符的十来只股票就盯紧。最近监管鼓励境外机构参与回购,境外持债规模大,这意味着资金面会更活跃。听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复杂,其实不难,关键是读懂资金的真实态度。资金不会说谎,把这两个指标看明白了,进股市才算真正迈了门。风时,听听市场的呼吸,别老盯着花拳绣腿,稳住阵脚,稳着点,别给自己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