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概念打造了一场狂欢,但狂欢后总是留下回调的余韵。9月底青山纸业股价暴跌3.16%,令人不禁思考这场“跌宕大戏”的背后究竟是资金在撤退,还是故事讲不下去了。
先来说说“光模块”这档事。青山纸业此前因为控股子公司恒宝通沾了“光模块概念”的边,硬是拉出了9天6个涨停板。故事编得虽然高大上,但自家会计账本却拍着胸脯告诉投资者“这只是个配角”。两次公告声明,恒宝通的净利润仅占公司整体的3.74%,跟造纸主业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小透明。这日子过得吧,就好比拿一碟涮菜蘸酱油,非要说这个酱油才是主菜。炒概念的虚火退了,游资撤得比直播间打赏还快,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达到2.35亿元,难怪股价最终高台跳水。
再看造纸的老本,青山纸业也没什么底气。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15.27%,经营活动现金流更是直接负6616.49万元,资金比起流水还要干得快。虽说归母净利润微增,可扭亏的底子还是靠非经常性损益的旅程补贴。造纸行业受需求疲软拖累,青山纸业的经营像一张湿纸,捏也捏不出好看的花样来。
而资金方面更是触动角色心弦的大戏,龙虎榜数据揭示资金出逃堪称“组团模式”。短短几天,卖出额轻松碾压买入额,几轮“急吼吼跑了”的资金效应让整个市场瑟瑟发抖。关键支撑位4.21元被踹得透心凉,恐慌情绪像病毒一样传播,股价跌掉一轮又一轮,30号的下跌不过是该剧情的收场曲。
那么未来会有“逆袭”的机会么?别急,得先看造纸行业是否来点“旺季故事”。当前包装纸价格有所升温,可公司在纸浆成本优势上的转化却玩得并不太顺滑。如果青山纸业没办法把纸浆压价红利变成利润亮点,就算行业回暖也轮不上它优先排队。
还有恒宝通的光模块业务,400G产品试产、800G产品样品试制,看上去技术逐渐成熟。可在行业大佬扎堆的竞争里,青山纸业的这个“小笨蛋”能否扛得住压力,短期内真不好说。就算扭亏也是个小修小补,谈不上给整体业绩带来质的飞跃。
至于市场方面,公司73倍市盈率让人一阵眩晕。这个估值偏离了逻辑,撑起高估值的空中楼阁需要业绩一步步填坑。更关键的是,技术层面的破位,让市场对青山纸业成了“瞧一眼就怕”的态度,除非公司甩出漂亮成绩单,才能打破这层魔咒。
那么,你要问股价是否还有希望?短期来看,除非造纸行情有大惊喜,否则股价估计就是在3.5元附近垂直蹦极。反弹高度嘛,可能会被4.2元压得死死的。至于中长期,要看到青山纸业主业盈利是否真能恢复,新业务能否突破瓶颈以及经营现金流是否能转正——这些变量一个没搞定,股价估计连个稳定输出都来不了,赶复苏的列车也只能看看别人的后车尾灯了。
问题是,青山纸业能否抓住造纸行业的结构性机会?能否在光模块的战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高估值的压力是不是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出的雪崩效应?市场给出的反问,不是写到这里才结束,而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