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十年解散8家俱乐部,如今却跟村超抢裁判:足协的手到底该伸多长?
发布日期:2025-09-18 13:40:54 点击次数:198

十年解散八家俱乐部,青训烂成一锅粥,现在连村超都不放过? 国务院明明说了草根赛事主办方自己负责,足协反手就来个“场地备案”! 球迷刷屏骂“滚”,这波操作到底图啥?去年民间赛事暴涨94%,草根球队超过3万支,50万人涌进球场。 贵州村超、江苏苏超、武汉汉超这些老百姓自己搞的联赛火得发烫。 没有足协审批,没有专业裁判,连奖品都是本地土猪肉和西瓜。 可偏偏这时候,足协非要插一脚,要求“先报备再踢球”。

国务院办公厅31号文白纸黑字写着“民间赛事不再受限,办赛权归办赛方”。 文件直接点名支持草根足球,甩开膀子干的氛围眼看就要成了。 某地业余联赛主办方却说:“以前光审批就得三个月,交十几份材料。 现在国务院放话,我们刚想喘口气,备案制又来了。 ”

足协的理由是“规范管理”“安全保障”,可球迷根本不买账。 社交媒体上,“别碰村超”“足协滚粗”刷屏。 一个贵州网友吐槽“我们自筹资金、自找场地、连救护车都自己租,要你足协来备什么案? ”职业联赛欠薪一堆烂账,天津队欠税15亿,武汉队遭转会禁令,这些倒没见管明白。

2025年足球改革原本挺让人期待。 青训出海计划每年送一千孩子留洋,中小学足球课全覆盖,联赛准入严查欠薪。 但草根赛事备案制一出来,味道全变了。 足协一边说放松管制,一边紧抓审批,这种自相矛盾让人看不懂。中国足协最新分级管理制度更是让地方头疼。 各省足协被分成三六九等,安徽某U16冠军球队原本能拿6个一级证书,现在只能领3个。 足球弱省的孩子要想出头,难上加难。

民间足球的数据倒是实打实的漂亮。 2024年注册业余赛事2298个,同比增长94%;业余球队数量激增到30976支,足足翻了一倍还多。 这些比赛办在县城操场、社区空地、学校球场,有的甚至自带医疗队和直播设备。备案制的争议焦点在于,足协到底该管什么? 职业联赛假赌黑、俱乐部解散成风、青训体系混乱,这些核心问题没解决,反而对民间赛事紧抓不放。

山东一个业余联赛组织者算过账,如果真要备案,他们得额外多花3万块钱,请律师准备材料、跑流程、等审核。 这些钱原本能多办两轮比赛,或者给球员买保险。 现在赛事热度刚刚起来,一盆冷水可能就浇灭了。欧洲草根足球的兴起从来都是自下而上。 英国有超过10万个业余俱乐部,德国足球协会只负责提供教练培训和赛事服务,从不干预民间组织。 足协的强管控模式在国际上几乎找不到成功先例。

球迷的愤怒背后是信任崩塌。 过去十年,足协政策朝令夕改,U23政策折腾五年突然取消,联赛冠名一刀切改中性名,俱乐部投资人纷纷退出。现在压力到了草根足球这边。 备案制如果强制执行,可能引发大规模抵制。”足球在中国本来就不是富裕运动,再捆上层层手续,谁还愿意办赛?

草根足球火爆是因为它真实、自由、接地气。 某村超比赛现场观众挤爆,全网直播量破亿,这些都不是足协策划出来的。 相反,足协管理的职业联赛上座率年年下滑,电视转播无人问津。该管的事一团糟,不该管的手伸得老长。 足协这份备案通知,到底是为了足球发展,还是为了权力不放手?#热问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