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祖国的实力让咱们全国人民都激动得不行,不光是感动,还满满的感谢。不过,就在这盛大欢庆的氛围里,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悄悄冒出来,不仅嘲笑阅兵的场面,还当众抹黑自己的祖国。
幸亏官方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让这些“特殊”身份被揭露出来了。那么,他们到底是不是潜伏在国内的反华势力呢?又因为自己的愚昧行为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呢?
阅兵的意义
八十年前,作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以最早开战的时间和最长时间的坚持抵抗,牵制并击退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日军主力。这场抗战的胜利,不仅仅意味着一场战役的结束,更是一个民族从百年屈辱中站起来、迈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今天的阅兵,正好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慰藉,展现的早已不是当年需要靠“万国牌”装备的困境了,而是有数百款全新亮相的国产主战装备,经过系统整合、实战验证,组成了陆、海、空、天、信、无人、后勤、战略打击等多个作战群。
其实,这次展示的实力,并不是为了秀肌肉,更别说想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亚丁湾的护航行动到国际反恐合作,再到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还有跨国的人道救援,中国军队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传递的可是和平与担当的信念。
“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句话,公开表达的立场,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基因当中。当八万只和平鸽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展翅飞舞时,那纯白的羽毛,无疑是对这一理念最直观、最生动的象征。
不过,这份对历史的敬重和对和平的热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九月三日那天,襄阳有个47岁的孟某某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堆令人难堪的侮辱性言语,针对的正是正在举行的阅兵活动。
他的行为可不止于此,有网友出于爱国心情对他进行了反驳,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用侮辱和嘲笑的话语攻击对方,还开始散布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他的这些话,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狠狠刺进了许多国人心里那份纯朴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披着女权外衣的偏见
如果说孟某某的举动是明目张胆的挑衅,那些言辞看起来则更加隐晦,而且带点煽动意味。一位经过认证的红V博主,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女兵只是摆设”,顿时激起了轩然大波。这种出于无知和偏见的论调,完全忽略了中国军队中真实存在的事实。
不一会儿,又有不少博主和网友用数据打了个有力反击。大家指出,中国现役女兵总数达到二十万,占全军总人数的五到七个百分点。在关键的通信领域,女兵的比例超过十万。而在军队的医护岗位上,女性更是占据了接近一半,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另一位在情感圈子里挺有影响的博主“Always-bebrave”则拿了个别样的角度。她吸粉七万多,所在平台的日活跃量超过两亿。在阅兵当天,她发帖讥讽女兵化妆,还阴阳怪气地配文说“这世界没有化妆自由”,让不少人觉得很别扭。
这样的说法表面上像是在为女性鸣不平,实际上却是在换词弄意,故意搞错重点,带节奏。她有意把部队对军人仪容仪表的标准——比如像要求男兵刮干净胡子一样——歪解成对女性的性别压迫,意在在庄重的阅兵氛围中硬是硬塞性别对立的话题,挑起社会矛盾。
当网友们一路追查,发现这位情感博主在小号上的言论比她在大号上的表现还要激烈得多,简直令人震惊。在小号里,她毫不忌讳地说“东亚女儿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抛弃母亲”,甚至还对“弑母”这种极端看法表示支持。
她把正常的男女交往比作歧视族群,声称“男人一直在支配女人”。还放话“就该女主外男主内”,把所有父母都贴上“贼心不死”的标签,故意猜测他们“惦记别人家姑娘上门给自己儿子做保姆”。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个在网络上狂热散布极端对立观点的博主,实际上在现实里经营着一门“好买卖”。她搞起了个叫“娜娜严选”的品牌,专门卖女性用品。一边在网上口无遮拦地骂男人,制造两性不合的氛围,一边又在推销商品时,展现出温柔细腻的样子,实实在在地在收女性消费者的钱袋子。
这种言行不一的左右摇摆,让人忍不住猜测,她制造的那些争议,恐怕根本不是出于啥子什么理念,而最多就是为了吸引注意、赚取流量,最终还是为了她的商业变现打算盘。
法律亮剑不容挑衅
网络世界从来就不是没有规矩的地方,孟某某那份嚣张的表现,很快就吃到了法律的惩罚。
接到举报以后,枣阳公安和襄阳的网警迅速展开了调查行动,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四日,孟某某因为涉嫌寻衅滋事和亵渎国家、民族情感,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在法律的威仪面前,他对自己发布的违法言论毫无抵赖。
那些在网络上搞事的博主,社会舆论和平台规则也配合得挺默契。网友们纷纷用事实和数据反驳那些荒谬的说法,平台方也不示弱,出手了。像“Always-bebrave”这些涉及的账号,最终都被禁言了。
不过啊,很多网友还是觉得,光禁言可不行,对待那些恶意传播极端思想、撕裂社会共识的行为,惩罚得太轻了。他们都在呼吁,得给个永久封号,彻底清除这些人在网络上继续作恶的土壤。
结语
数字浪潮席卷而来,为每个人带来了空前的表达便利和信息传播的强大力量。不过,权益和责任总是相伴而行。有个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粉丝的公众人物,在享受言论自由带来的好处时,也得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官方的迅速行动,体现出国家对类似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同时,广大民众保持理性,也证明了我们的公民不会轻易被诱导。那些哗众取宠的“丑角”,最终都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