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空军基地静得能听见螺丝刀落地的声音,一架歼-20缓缓滑向跑道。
突然,机腹弹舱"咔嗒"一声打开,六枚霹雳-15导弹齐刷刷亮出獠牙,那场面活像东北虎露出满口钢牙,看得地勤小哥直搓手:"好家伙,这火力够老美喝一壶的!"
要说这歼-20肚子里能塞六枚导弹,那可真是把隐身战机的玩法彻底颠覆了。美国F-22撑死带两枚同类型导弹,咱们直接翻了三倍。有军迷打趣说这就像自助餐厅,别人还在数着饭粒吃,咱们已经端着盆往嘴里倒了。更绝的是这些导弹都带着黑科技——折叠舵技术,发射时"唰"地展开,快得跟变魔术似的。有个参与研发的工程师说,当初做测试时外国专家直摇头,说这设计肯定散架,结果上千次试验愣是没出过一次岔子。
霹雳-15这玩意儿可不光是能折叠这么简单。射程200公里起步,配着双脉冲发动机,飞着飞着还能二次点火,活像装了涡轮增压的跑车。美国同类型的AIM-120D撑死160公里,这差距就跟五菱宏光和保时捷比加速似的。更绝的是制导系统,北斗导航加主动雷达,锁定目标那叫一个准。有飞行员开玩笑说,这导弹聪明得能自己叫外卖,指哪打哪绝不迷路。
隐身性能更是一绝。雷达反射面积就小鸟那么大,飞过去连雷达屏幕都不带闪的。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普通战机挂着导弹就像夜里打手电,老远就被发现了;歼-20完全内置弹舱,活像穿了夜行衣的刺客,摸到跟前才亮刀子。实战演练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对方预警机刚发现异常,导弹已经怼到脸上了,连反应时间都不给。
说到产能就更吓人了。国内几个导弹工厂24小时连轴转,全自动生产线跟下饺子似的。老师傅们都说,造导弹这活以前是精雕细琢的手艺活,现在变成全自动流水线,机器自己"唠着嗑"就把活干了。对比之下美国一年才能憋出500枚,还得靠外包。俄罗斯更惨,到现在还得老师傅们手工组装。这差距,就跟手工织布机和全自动纺织厂比产量似的。
歼-20还有个绝活叫"野兽模式"。平时讲究隐身玩偷袭,真急眼了就把隐身性能一关,机翼下挂满16枚导弹,活像刺猬成了精。军迷们算过账,12枚霹雳-15齐射,足够把敌方预警机编队一锅端。有飞行员笑称,这哪是野兽模式,分明是"掀桌模式"。
现代空战早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歼-20现在出门都带着小弟,双座版能指挥6架攻击-11无人机,后座专门有个指挥官负责调度。预警机提供全景视野,电子战机负责干扰,歼-10C在外围警戒,这套体系打起来跟打群架似的。有专家比喻,这就好比下象棋,别人还在走单兵,咱们已经玩起组合拳了。
轰-20据说年底就要首飞,航程8000公里起步。六代机也在紧锣密鼓地试飞,2030年就能列装。这发展速度,让西方那些军事观察家直挠头。有网友调侃,中国军工这发展速度,跟开了外挂似的,版本更新比手机系统还勤快。
回看那架完成任务的歼-20缓缓滑回机库,地勤人员围着检查弹舱。有个年轻机械师摸着舱门直咂嘴:"当年咱们连螺丝都得进口,现在连导弹都能自动生产了。"旁边老班长叼着烟乐:"这才哪到哪啊,好戏还在后头呢!"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