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与中国合作有好处得!反制加拿大后,中方把5万吨大生意交给澳洲
发布日期:2025-08-21 18:41:45 点击次数:119

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汉密尔顿钢铁厂高调宣布:对所有含“中国熔化和浇铸成分”的钢材加征25%关税,超配额部分再征50%重税!

加方称这是“保护本土产业”,但现场记者发现,政策唯独豁免了美国——三天前,特朗普刚威胁对加拿大商品全面征收35%关税。

三小时后,北京的反制来了。

中国商务部将加拿大油菜籽进口保证金率拉高至75.8%,菜籽油、豌豆关税直接翻倍至100%,龙虾和猪肉加税25%。

这些数字背后,是加拿大西部农场主们堆积如山的油菜籽突然没了买家。

渥太华没料到的是,中国的“备胎”早已就位。

就在加税政策生效的72小时内,中粮集团闪电签下5万吨澳大利亚新季油菜籽订单,每吨价格跌破600美元(含运费),比加拿大货便宜8%。

这批货将在11月装船,是五年来中国首次重启对澳油菜籽进口。

澳大利亚农民连夜腾空仓库。

新南威尔士州的农场主詹姆斯·威尔逊接到消息时,正开着收割机在田里作业:“我们两年前就改种了中国榨油厂偏好的品种,仓库留了50%空位——就等这一天! ”

澳洲行业协会透露,已有20万吨现货整装待发,港口泊位全部进入预约状态。

加拿大人这才发现,自己把最大客户逼成了竞争对手的贵人。

2024年,中国吞下了加拿大62%的油菜籽出口,总量430万吨,价值260亿人民币。

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此前因检疫问题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五年。如今凭借低价和快速响应,它正撕开加拿大垄断的缺口。

政治站队让加拿大农业付出惨痛代价。 萨斯喀彻温省农民科迪·纳吉的仓库里堆着3000吨油菜籽:“关税消息传来后,收购商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

当地银行数据显示,两周内农业贷款违约率飙升7%,有农场主开始拍卖联合收割机抵债。

澳大利亚的“翻身仗”靠的不是运气。

今年7月15日,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时,中澳双方就油菜籽检疫标准达成关键妥协:澳方承诺加强黑胫病防控,中方加速审批转基因安全证书。

一周后,中粮拿到7项进口许可,扫清所有法律障碍。

加拿大的误判在于低估了中国的供应链弹性。

路透社曾爆料:中国买家早在3月就秘密接洽澳大利亚供应商,要求预留15万至25万吨应急库存。

而加拿大贸易商还沉浸在“中国离不开我们”的幻想中,直到订单转移才如梦初醒。

澳洲葡萄酒的回归剧本已在油菜籽上重演。

就在两个月前,中国刚取消对澳葡萄酒征收的反倾销税。 如今澳洲红酒重新涌入上海超市,而加拿大龙虾商人还在为25%的关税发愁——地缘政治的选择,直接写在了货架上。

万吨大驱的“存在感”不止在海上。 当加拿大军舰在台海刷美军任务时,中国商务部的关税清单成了更锋利的武器。

萨省农业部门内部报告显示:每损失1%的中国市场份额,就有200个农场面临破产。

美国给的“安慰奖”是一记闷棍。 特朗普对加拿大钢铝征收的35%关税8月1日正式生效,导致加钢铁出口暴跌。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趁机抢占加拿大本土市场15%的份额——卡尼政府“递刀”中国换来的,是自家后院失火。

澳大利亚农民开着收割机驶向金灿灿的田地时,加拿大同行正把卖不出去的油菜籽倒进生物燃料池。

多伦多大学贸易研究室测算:这场转向将使加拿大每年蒸发80亿加元,足够全国医保预算撑三个月。

#2025洞察时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