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1日深夜,黄岩岛海域的风浪渐平,但菲律宾船只的动向仍透着不寻常的意味。白天还在这片海域搅动风波的菲方船只,此刻正以不同轨迹散去,却在撤退的姿态里藏着几分刻意的试探。
被称作“南海麻烦制造者”的菲海岸警卫队MRRV4406“苏禄安”号,在晚20时30分就已溜回马尼拉港,像是完成了一天的“挑事任务”便匆匆离场。这艘船向来是菲方在南海挑事的“急先锋”,每次出现都带着制造摩擦的意图,此次早退更像是一种“见好就收”的策略——既完成了所谓“存在感刷脸”,又避免在夜间与我方力量形成直接对峙。
而被视作“疑似现场指挥”的MRRV9701“特里萨”号,则显得格外执拗,仍在黄岩岛以东约43海里处滞留。这种不远不近的徘徊,与其说是“观望”,不如说是在试探我方的反应边界。它像个不肯离场的“监工”,试图用持续存在来彰显所谓“关切”,却不知这种举动在我方既定的管控框架下,不过是徒劳的自我标榜。
其余几艘侵闯的渔政船和渔业指导船,则各自选择了撤退路线:两艘向班诗兰省苏阿尔航行,两艘疑似转向南沙群岛,“玛玛拉卡亚”号则慢悠悠驶向马尼拉湾。这种分散撤离的方式,看似是“鸣金收兵”,实则可能暗藏着“换个地方继续折腾”的盘算——南沙群岛向来是菲方觊觎的另一处目标,这种转移方向的举动,不得不让人警惕其“声东击西”的可能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35艘被召集来的菲渔船早已作鸟兽散。这些渔船本就是菲方用来制造“渔民活动”假象的工具,如今主力船只撤离,它们便失去了“撑场面”的意义,散去的速度恰恰暴露了这场“闹剧”的刻意性——所谓“渔民作业”不过是政治操弄的幌子,一旦失去后台支撑,便立刻原形毕露。
还有个细节不容忽视:除了“苏禄安”号,所有侵闯船只都被稳稳拦截在距黄岩岛30海里之外。这个距离,既是我方主权红线的清晰标注,也是实力掌控的无声宣言——无论菲方派来多少船只,耍多少花样,都休想越雷池一步。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片海域的管控权始终在我方手中,任何试图挑战的行为,都只会被牢牢框定在可控范围内。
更让人不齿的是菲方船上那些“常驻”的记者。从西方媒体到本土人员,他们的镜头从来不是为了记录真相,而是为了制造谣言。菲方显然深谙“舆论战”的套路,每次挑事都带着“摄影队”,试图通过剪辑过的画面、歪曲的解读,在国际上抹黑中国的正当维权行动。但事实终究站在真理这边,我方在黄岩岛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依法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这种正义性,绝非几句谣言就能动摇。
夜色下的黄岩岛海域,平静之下是实力的角力与意志的较量。菲方的这些小动作,或许能制造一时的喧嚣,却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随着我方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任何试图搅局的行为,最终只会沦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在历史的裁判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