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局势又闹得沸沸扬扬,印度媒体一篇报道直指巴基斯坦可能拉上中国,在未来几年内挑起事端,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对话,可有些人总爱搅局,硬要往对抗上扯。今年上半年那场印巴冲突,从恐怖袭击到导弹互射,短短几天就把地区搞得剑拔弩张。
印巴冲突事件回顾
今年4月22日,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甘发生恐怖袭击,造成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尔人死亡。袭击者是武装分子,他们针对游客下手,印度政府很快就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支持的杰什-埃-穆罕默德组织。
巴基斯坦否认涉案,还说愿意配合国际调查。印度不买账,迅速采取外交行动,驱逐巴基斯坦外交官,暂停签证服务,还临时中止了印度河水条约。巴基斯坦也反击,关闭空域、边境,切断贸易,还威胁中止西姆拉协议,那是1972年定的和平框架。
5月7日,印度发动“辛多尔行动”,从境内发射导弹,击中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九处地点。印度称这些是恐怖组织营地,避免打巴军设施,但巴基斯坦说导弹落在了民用区,包括清真寺,造成31名平民死亡。巴方立刻还击,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印度15处目标,声称击落印度飞机,损毁基础设施。
印度否认损失严重,说自己的防空系统拦截了多数来袭。双方在控制线附近交换炮火,印度用155毫米火炮,巴基斯坦用迫击炮和小武器。冲突持续到5月10日,造成边境平民和士兵伤亡,总计超过50人。停火后,巴基斯坦重开空域,印度恢复部分航班,但紧张氛围没散。
2019年冲突也导致空域关闭,贸易中断,联合国呼吁克制。今年事件跟2019年类似,但规模更大,用了无人机和导弹,印度媒体分析,这次冲突暴露了核大国间升级风险,双方都想通过心理压力取胜,避免全面战争。
中巴合作潜在风险
巴基斯坦经济在疫情后逐步恢复,靠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基础设施建了不少,港口公路连通内地。这走廊是“一带一路”一部分,中国投资帮巴基斯坦提升了国防能力,包括武器销售和技术转移。印度媒体担心,巴基斯坦复兴后,可能跟中国更紧密合作,形成对印度的“强制性勾结”。
巴基斯坦军方确实从中方获取了防空系统和导弹,联合演习也办过几次。中国工程师指导安装设备,巴飞行员在中国基地训练操作J-10C战斗机。今年冲突中,印度军方副总长说中国给了巴基斯坦“实时情报”,帮定位印度阵地。巴基斯坦用中国产无人机和导弹反击。
中国跟巴基斯坦是全天候伙伴,帮巴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印度媒体把这说成“勾结”,有点小题大做。中国在南亚的投资,促进互联互通,惠及周边国家,包括印度也能从中获益。问题在于,印巴争端根深蒂固,克什米尔问题是核心。
未来如果巴基斯坦经济继续好转,军力增强,但中国不会支持冒险行为,我们的政策是和平发展,维护边境稳定。巴基斯坦也该学学,通过谈判化解矛盾,而不是靠外部力量。
印度战略应对建议
印度媒体建议,面对潜在威胁,得赶紧转型军队,提升国防预算到GDP的4%。重点采购先进飞机、导弹,确保对巴基斯坦技术优势,跟中国保持平衡。政治上,恢复邦地位,赢得民众支持,避免疏远。印度需要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应对多重威胁。
总之,南亚稳定需要各方努力,中国会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帮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减少贫困滋生恐怖主义。印度媒体的警告,提醒大家防范风险,但和平才是正道。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