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每年秋天,所有公司都得搞个绩效考核,拉出来看看谁在摸鱼,谁是卷王。
只不过,人家的考核是KPI和PPT,而有些单位的考核,画风就比较硬核。
比如,郑州联勤保障中心。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
没事,很正常。
他们不是那种天天在聚光灯下秀肌肉的特种部队,也不是开着99A坦克碾压一切的王牌铁骑。
用一个不那么恰当但足够直观的类比,如果把整个军队比作一个庞大的、没日没夜打高端局的电竞战队,那一线作战部队就是操作犀利的C位选手,而联勤保障中心,就是那个确保你鼠标有电、键盘好用、网线不断、饿了有外卖、渴了有可乐的顶级“后勤管理+网管+IT支持”。
他们的日常,可能不是冲锋陷阵,而是跟堆积如山的物资、复杂的供应链表格、精密的通信设备和各种车辆的发动机打交道。
他们是军队里的“供应链专家”、“首席技术官”、“高级维修工程师”和“仓储物流总监”。
然而,魔幻的地方就在这里。
这个秋天,这群“技术宅”和“工程师”被集体拉到了一个堪称地狱模式的“年度绩效考核”现场——群众性练兵比武暨军事体育运动会。
这名字听着挺官方,挺和谐,但你把里面的项目单拉出来一看,味道就全变了。
这哪是运动会,这分明是一场大型的“别以为你搞技术的就不用挨揍”的魔鬼集训。
考核的第一关,就直接把人往死里整。速度与耐力。
4x100米接力,这个还好理解,考验的是爆发力和团队合作。
但在军队里,这玩意儿的压迫感跟学校运动会完全是两个次元。
学校里掉棒了,最多是同学的嘘声和自己的懊恼。
在这里,你掉的可能不是棒,是整个团队的脸面。
那种速度,与其说是奔跑,不如说是贴地飞行,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猎豹,眼里只有前面那只伸出来的手。
但真正的过滤器,是3000米跑。
对于很多离开校园就再也没跑过超过一公里的人来说,3000米是个什么概念?
是你手机音乐列表放完一首激昂的歌,发现自己才跑了400米,然后开始怀疑人生的距离。
而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开胃菜。
一呼一吸之间,考验的根本不是你的心肺功能,而是你的意志力还能不能压住那股想原地躺下的冲动。
步子越来越沉,肺里跟拉风箱一样火辣辣的,但你不能停。
因为旁边跑道上,跟你平时一起在仓库点货、在机房调设备的兄弟,正咬着牙超你。
这就是军队考核的第一个残酷逻辑:先把所有人的体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不管你之前是干嘛的。
技术专家?
高级司机?
对不起,先跑个30100米再谈你的专业。
如果说3000米只是让你身体上感觉“我要死了”,那接下来的战术项目,就是让你在身体和精神上同时“升天”。
欢迎来到“淬剑炉”——单兵军事技能赛场。
重头戏,3000米武装组合。
听听这名字,充满了朴实无华的恶意。
它不是单纯的武装越野,而是在3000米的长跑里,给你随机插播各种“惊喜”。
你得全副武装,身上穿着厚重的战术背心,背着枪,叮叮当当跟个移动军火铺一样。
跑着跑着,裁判一挥手,你得卧倒、匍匐前进、再跃起冲刺。
刚喘口气,前面又是一个障碍。
这一趟下来,流的汗都能按斤卖。
这玩意儿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在模拟一种最糟糕的战场情景:你跟大部队脱节了,装备基本都在,但你得靠自己,一边跑路,一边随时准备干仗。
它摧毁的不仅是你的体力,更是你的决策能力。
你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慢下来匀速呼吸,什么时候该咬牙冲过下一个障碍点,都成了生死攸关的微操。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400米障碍。
这项目简直是军营里的“跑酷”极限挑战赛。
普通人玩这个,估计一半时间都花在研究怎么爬上那个两米高的墙。
而这些“后勤兵”,一个个跟装了弹簧一样。
那个矫健的身影,飞跃障碍,穿过低桩网,爬上高板,动作行云流水,快到相机快门都跟不上。
这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是膝盖和手肘上磨出的老茧。
然后,画风一转,从动态的狂暴模式,切换到静态的专注模式。
投弹区,一个兵哥,眼神沉稳得像一汪深潭,手臂挥出的弧线精准无比。
单杠上,另一个小伙,身体在杠上翻飞,每一次引体向上,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那是肉体在和地心引力进行最原始的对抗。
枪械旁,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无数零件中翻飞,拆解、结合,快到让人眼花缭乱。
整个过程不超过几十秒。
这种熟练度,就像你闭着眼睛也能摸到手机解锁一样,已经成了本能。
你看,这就是第二个残酷逻辑:不仅要你能跑,能打,你还得精。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就是这个。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那跟普通野战部队的比武也没啥太大区别。
联勤中心的“内卷”之所以有特色,就在于他们还有一堆独门“必杀技”的考核。
“通信兵千米作业”,听着像是拉电话线,实际上是在野战条件下,以最快速度建立起一个能用的通信网络。
这考验的是你脑子里的拓扑结构图和手上的接线速度。
“汽车驾驶”和“无千斤顶更换轮胎”,这简直是老司机的噩梦。
尤其后面那个,在没有千斤顶的情况下给几吨重的军用卡车换轮胎,靠的是巧劲、杠杆原理和纯粹的肌肉力量。
这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最精彩的,还得是“叉车综合场地驾驶”。
你以为开叉车就是把货从A点搬到B点?
太天真了。
这里的叉车司机,开的不是叉车,是“钢铁芭蕾舞者”。
他们要用那两个巨大的钢叉,完成穿针引线、码放酒瓶这种高难度操作。
叉车在他们手里,灵活得像自己的手指。
这背后是对机械的极致理解和人车合一的境界。
说白了,能把傻大黑粗的工业机械玩出花儿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战斗力。
还有“原地着消防战斗服”,比的是速度。
因为在后勤仓库和油料库这种地方,火情就是命令,你穿衣服慢一秒,可能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这一切,都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保障部队,你的“保障”到底有多硬核?
答案是,既要“精准高效”,又要能在极端情况下,自己变成一支战斗队。
然而,整场比武最大的“反转”和最核心的看点,其实是“主官组训任教”比赛。
啥意思?
“练兵先练将,强军先强官”。
翻译过来就是,别光看着手下人卷得飞起,你当领导的,也别闲着。
你下来,你做个示范。
于是,那些平时在会上做报告、在办公室里签文件的指挥员们,也得穿上迷彩服,站上示范席。
比的不是谁的嗓门大,官威足,而是你的组训方法科学不科学,你的指挥素养过不过硬,你的带兵能力强不强。
你得亲自给战士们演示一遍400米障碍怎么跑最快,战术动作要领是什么。
这才是最狠的。
它等于在整个部队立下了一个风向标:别跟我扯虚的,能打才是硬道理,主官必须是全单位最懂训练、最会训练的那个人。
这直接杜绝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可能,也让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官油子”无所遁形。
当所有比赛结束,勇士们站上领奖台,那一刻的荣光,是用无数汗水和伤痛换来的。
这场盛会落幕了,但它点燃的火,却会烧得更旺。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了,在这个庞大的体系里,没有一个岗位是真正“安逸”的。
不管是开叉车的,还是管仓库的,不管是修车的,还是当领导的,所有人都被拧在同一根名为“打赢”的发条上。
今天的汗水,是为了明天的战场上,少流一滴血。
这群看似平凡的联勤尖兵,用一场硬核到骨子里的“内卷”大赛,给出了他们最响亮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