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和乌克兰一起搞出的和平计划被曝光,有12条内容,重点就是:要是俄罗斯愿意停止动作,西方也就不追究责任,制裁还能逐步放宽。
听起来像是在给普京搭台阶,但要真做起来,哪一步都得拿命踩着。这个所谓的“12点方案”,表面上看似不偏不倚,努力寻求一个现实中能走得通的出路。
打了三年的俄乌冲突,如今终于看到了和平的苗头?
协议规定,双方在生效后三天必须停火,谁打到哪儿就算到哪儿,目前暂不再继续推进战事。土耳其、瑞士和瑞典会派人组成观察团,负责监督停火的执行情况。
从西方的角度看,他们推行的就是“分步骤撤销制裁”。最开始是农产品和化肥,接下来逐步转向能源和工业品。同期,西方还打算逐步解冻被封存的3000亿美元俄罗斯海外资产。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钱都返还去,里面大概有20%专门留出来用来给乌克兰搞重建。听着像是在做赔款打包,但又不至于完全闹僵。只不过,方案里面也设了个“安全闸门”,要是俄罗斯一违约,所有被解除的制裁马上又会全部恢复。
可以看出,这个方案并不一定是让俄罗斯低头认错的,而是想在不丢面子的情况下,把冲突给结束掉。问题是,俄罗斯并没有接受这套说法。克宫发言人虽然说他知道方案的内容,但态度很明确,立场没变。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停火的要求忽略了核心问题,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不可能就这么容易收场。
俄罗斯把几条底线摆得明明白白: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顿巴斯得单独协商,克里米亚的事也别想着在谈判里提及。乌克兰方面态度也不算软。总统泽连斯基自己承认参与了方案的筹划,还愿意坐下来谈,但前提得保证领土完整不能被拿走。
他说得很直白,绝不会承认任何被占领的土地属于俄罗斯,也不接受用事实把战线固定成永久的分界线。简单点说,乌克兰愿意谈,但绝不想让步。特别是在目前,虽然战事挺艰难,但是乌克兰得到了不少西方的支持,一旦达成协议意味着默认现在的状况,那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美国的态度很最微妙
现在特朗普政府强调和平为先,特朗普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达了支持在现有战线基础上停火的想法。他觉得,西方不要把俄罗斯逼得太紧,应当让对方有个体面的退场机会。他和泽连斯基通话之后还特别强调,和平不是投降,而是更务实的一种做法。
欧洲内部对这个方案看法各不相同。德国和法国偏向于支持,主要是希望能尽早止血止损。而像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这类对俄立场硬朗的国家,却挺担心,觉得这可能是在给俄罗斯一个“合法侵占”的机会。
现场的实际状况让谈判变得更加棘手。俄罗斯现已掌握了顿涅茨克、赫尔松,以及扎波罗热的大部分领土,卢甘斯克更是几乎全境都由俄军控制。这些地面优势让俄罗斯更倾向于把这些被占领的地区写进和平协议里,而不只是作为局部停火的条件。
乌克兰根本不能接受这种“默认战果”一样的结局。到现在为止,战争让国家的基础设施遭受了重创,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领土损失不少,但他们依然坚持要收复属于自己的地盘。这种对主权的坚守,也让乌克兰难以接受“现状就是最终结果”的谈判思路。
外部环境更添难题,情况变得更加棘手。欧盟一方面喊着谈和平,另一方面又在酝酿对俄罗斯实施第17轮制裁,重点是打击防务工业的供应链。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让俄罗斯很难信服西方到底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还是只在表面做做样子。
和平不是光说说就能弄成的事情,得各方在现实问题上做出让步,还得有人愿意先把手里的筹码放下来。现在这个局面,虽然挺棘手,但也不完全没有希望。只是拖得时间越久,付出的代价肯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