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在广岛峰会那头正使劲儿吹嘘“亚太反导网坚不可摧”,这边平壤的雨夜里却炸开了不一样的雷!劳动党成立80周年庆典的礼花刚灭,金日成广场上就传来11轴发射车碾过积水的轰鸣声,一场深夜阅兵直接把美日韩的牛皮戳破了!
从2020年开始,朝鲜8次阅兵有7次选在夜里,这可不是巧合。细雨里,士兵的军装湿透了,眼神却更硬。灯光下,导弹的轮廓冷得像刀,威慑力直往对手心里扎。
全场最炸的就是“火星-20”11轴超重型发射车!这车长超27米,比俄罗斯“白杨-M”的8轴车还多3轴,光是站在那儿就让人腿软。导弹直径2.7米,固体燃料动力,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液体燃料导弹加注一次得几小时,发射阵地早被卫星盯死了。
现在这车,想开哪儿开哪儿,从竖起到发射不到10分钟,对手雷达刚发现,弹头已经飞上天!射程超15000公里,平壤一发,纽约、华盛顿全在打击范围内,还能带分导式多弹头,一枚打3-5个地方,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末端变轨,美日韩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可朝鲜这回不止亮洲际导弹,是全套全域火力梯次!“火星-11戊”高超音速导弹,500到1000公里射程,专盯驻韩美军基地,弹头在大气层边缘变轨,韩军“萨德”系统连尾气都追不上。“火星-16乙”中程导弹,3000到5500公里射程,把关岛圈进去,美军太平洋舰队老窝直接暴露。
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更狠,射程400公里,一轮48枚火箭弹,首尔防空系统一次只能拦200个目标,直接瘫痪!还有巡航导弹贴着海面飞,1500公里射程绕开反导系统,专打港口和机场。朝鲜这是把火力网从战术小高地一路织到战略威慑网,每一环都戳中美日韩的痛处!
以前液体燃料导弹是定时炸弹,加一次油几小时,发射车停固定阵地像给卫星打靶,美军侦察机转两圈就定位了。现在固体燃料导弹像预装弹药的突击步枪,燃料封在弹体内,车辆在山地、隧道里机动,开到哪打哪,起竖点火10分钟搞定,对手雷达刚发现,弹头已经砸下来!这哪是技术升级?
这是核威慑生存逻辑的根本转变!以前朝鲜的核力量是显眼靶标,美国说能摧毁在发射前,现在成了暗地里的猎手,机动发射让反导系统抓瞎,多弹头分导加终端变轨,拦截概率直接暴跌,真正做到“随时打、打中、摧毁”!
阅兵台上的贵宾席早把答案摆明了。梅德韦杰夫带团来朝鲜,身边不光有外交官,还有库尔斯克州长、资源部长,这些天天跟前线打交道的官员,直接把实战协作摆上桌面。库尔斯克州长对着镜头感谢朝鲜工兵在乌克兰“清障”,俄朝合作哪是象征性握手?分明是武器维修、资源换技术的底牌!
中方代表团更直接,用“战略高度”定义中朝关系,彻底打碎西方“中朝疏远”的幻想。中俄朝三国像咬合的齿轮,朝鲜出兵力守前沿,俄罗斯供能源技术补短板,中国撑市场制造稳后方,经济互补,外交协调,织成对抗美日韩同盟的战略三角。北约想往亚太伸手?先看看这三角铁的钢硬度!
西方喊了十几年“全面制裁”,朝鲜却越活越稳。俄罗斯要朝鲜铁矿石、无烟煤,直接拿能源、军工技术换。朝鲜工兵去乌“清障”的实战经验,成了俄朝军事合作的硬通货。中朝边境的边贸口岸从没关过,农产品换机械零件,数字货币结算绕开SWIFT。
中俄没明着“站队”,却用实际行动给朝鲜搭了桥,联合国制裁决议在莫斯科和北京的否决票前成了废纸,朝鲜非但没被孤立,反倒成了“欧亚反西方阵营”的关键一环!
金正恩在阅兵式上握着拳头喊“依靠武力和胜利来捍卫主权”,这哪是给老百姓听的?这是冲美国喊话:别想再用制裁压垮我们!现在是你掂量的时候了,惹毛朝鲜得付出代价!“火星-11戊”一出,韩军“萨德”系统成了摆设,弹头在大气层边缘不规则变轨,拦截弹根本跟不上。
600毫米火箭炮一轮发射48枚,首尔防空系统一次只能拦200个目标,直接瘫痪,连美军“爱国者”导弹都顶不住!“火星-20”分导多弹头加末端机动,美国本土“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拦截成功率直接掉到个位数,现在连东京防卫省都承认,朝鲜能突破“宙斯盾”舰、“爱国者”导弹组成的防空网,精确打击美军横须贺基地!
美西方的“航母示威”、“制裁施压”,碰上朝鲜的“固体燃料导弹+中俄协作”,那套老把戏彻底失灵了!火星-20的尾焰照亮东北亚力量天平,美日韩构建的“规则秩序”,正在钢铁履带下碎成渣!
未来东北亚的格局谁定?局势已经明明白白,美国的霸权主义在东北亚这片土地上,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不就是最解气的现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