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真是热闹非凡,跟过去几年比,今年的涨势那叫一个“铁憨憨”式猛冲,谁不来市场凑凑热闹都感觉亏得慌。可是大家也发现了,主板涨得还行但不爆,科创板和创业板咋就像打了激素、直接起飞了呢?有的人看盘纠结半天,到底买啥?是不是涨多了就别进去了?其实这事儿还真不难琢磨,咱不绕弯子,说白了就是现在整个A股的牛市,核心就是科技赛道在带节奏,别的都是陪跑,抓错主线就是耍流氓,最后只剩下羡慕别人吃肉自己喝粥。
说说数据给咱上课。2025年从年初到现在,上证指数涨了不到15%,沪深300也差不多,没多大区别。可你把视线挪到科创50,就不一样了,42%的涨幅,创业板甚至还有47%。啥意思?没事把俩指数拉出来一比,差距一目了然,就像班里学霸和休学生的平均分,根本不是一条赛道的。这其中,半导体设备那板块是领头羊,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动不动就带着涨60%多,低空经济那边的顺丰同城、亿航智能也飙得飞起。资金都是往高科技板块扎堆,白纸黑字、数字在那杵着,打脸谁都不带商量的。
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声音,老是觉得科技股疯涨是不是泡沫,要不要接盘?这问题控股全市场都在看。那就盘盘账吧,看看估值在什么位置。上证的市盈率已经干到十年来的95%分位了,沪深300也在82%附近,说明这大盘票已经不便宜了。可你再看创业板和科创50,前者在50%,后者只在45%。要知道,这些指数已经是今年涨幅王,可估值世界杯才踢到半场,对比美股纳斯达克100啥的,人家PE动辄35倍,A股这科技板块简直比国产车还讲性价比。价格看着不便宜,其实是同行寒碜,所以资金就认你。
人都会问:现在涨这么多,未来还有头吗?科技圈最近大动作那是一筐筐地往市场里扔,想挑毛病都费劲。比如今年10月份工信部专门发了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特斯拉的Optimus要量产,半导体大基金第三期砸钱,砸的还是14nm以下设备,这些对国产科技企业都是挣大钱的机会。明年1月还有AI硬件全球大会,啥新VR、AR可能都出来了。你再看技术端,祖冲之号的量子计算力冲1000量子比特,华为的智驾系统突然上20个城市开跑,半导体订单排到2026,全球晶圆产能缺口15%,你说这样的大场面,主线不科技谁领头?好公司用技术说话,订单接得多得要应付不过来。
就市场行情来说,科技股不仅涨得快,还实打实有政策和技术做支撑。一边政策往里塞资源,一边技术突破带着产业链跳级,然后需求还在爆发,三管齐下催化剂一波接一波。你再看那些传统板块,缺乏新故事撑场子,资金都在外面观望,谁还会大笔大笔进场?像以前大家只认大盘蓝筹,现在得能敢投新技术才不落伍。A股牛市本来就难遇见,这回是科技公司带头唱主角,产业周期加政策利好一块爆发,咱们谁能不眼馋?
有人问:那是不是现在再去找科技票买?答案你得早点明白。牛市不是啥时候进都不亏,但科技赛道估值还没泡沫化,中长期角度看风险不算大。传统行业估值已经高悬了,再涨就是拼短线和胆量。科技这边,很多公司都是订单排队,业绩增长有看头,政策还在给机会。资金还在不断流向科技,市场逻辑摆在联手。
你要是还在拿酱油股、地产股、自高自大地当“价值守门员”,这波牛市就看着别人赚钱,自己踩坑还喊冤。有些人一年到头换来换去,结果就是被主线甩得远远的,跟不上大势。其实也不是说非得全买科技票,但至少别把科技逻辑当次要板块。市场给了个朝阳行业的剧本,你非得拿着夕阳产业往里钻,这不是跟钱过不去吗?
说到底,今年A股的行情,是科技板块主导的大周期,数据、估值和政策三重共振,算得上是十年一遇的风口。市场资金没瞎走,都是冲着机会去的。错过这波,哪还等得到下个十年?很多人一辈子凑不上这么好的行情,别总觉得买贵了不敢进场,也别天天换来换去自己玩自己。认准主线,拿住优质的科技股,投资这场牛市才能有“科技红牛”的畅快。
其实话都说这了,市场怎么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你想进场,就别看见短线涨了点就慌;你已经在盘里,就别瞎折腾乱跳(主线都在科技,别捏着传统板块瞎心疼)。A股牛市靠的就是主线清晰,科技就是这波最大的主线。手里有牛股才是王道,市场炒的是故事、政策和技术,科技圈就是三合一放大招。
不管现在你是站在场内准备加仓,还是场外犹豫不决,其实都别再迷茫了。别看着涨了就说“贵”,不比不知道,放在全球估值里科技板块还真就是低估。错过这波科技牛,真得再等好几十年,现在搞懂主线,抓住这波行情,才不算白来这一遭。科技赛道就是2025年A股的C位主角,场内场外谁跟谁赶紧认清方向,别跟主线作对。没人能保证天天赚,但能把准趋势就是赢。
总的来说,别瞎操心,科技就是牛市的绝对答案,每个数据都在给你指路。见好就收不是这行情的玩法,认准科技抓稳主线,投资这场牛市才能有真收获。过几年再回头看,这波科技牛你没抓住真的亏大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市场永远只奖励懂趋势的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