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半决赛上,81-90输给日本队的比赛,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一场普通的失利。
那是一记警钟,直接把中国女篮给敲醒了,或者说,是把宫鲁鸣指导给敲急了。
比赛刚打完没多久,一份18人的集训名单就拍了出来。杨力维、黄思静、王思雨、李梦,这些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名字,一个都没看到。
取而代之的,是一堆1998年之后出生的小孩,平均年龄才23岁。
这哪是调整,这简直就是推倒重建。宫鲁鸣指导的算盘打得很清楚,他看的是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但问题是,用一场亚洲杯的失利,就直接否定掉一整代功勋球员,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我们得回头看看那场球是怎么输的。日本队根本不跟你玩内线肉搏,就是不停地挡拆,要么是后卫突进去分球,要么就是拉到外面投三分。我们的防线被人家几下传导就冲得七零八落。
说白了,我们被人家用现代篮球的打法上了一课。我们的节奏、我们的战术,都跟不上了。
所以宫鲁鸣指导才这么狠,直接搞了一次大换血。
名单里最扎眼的,肯定是18岁的张子宇。这姑娘确实是宝贝,往篮下一站,就是“女版姚明”,亚洲杯场均能拿16.5分,谁也扛不动她。
但她的弱点,也和那场输给日本的比赛一样扎眼。日本队后卫一个加速,一个挡拆,就把她从禁区调到了三分线。你看她迈着大长腿在后面追,那画面,既心疼又无奈。
她的移动速度和体能,根本适应不了现在这种小快灵的打法。对手就是明着打你这个点。
除了张子宇,还有几个新人也被寄予厚望。比如U19提拔上来的徐凤威,在U18亚洲杯场均有8.7分和3.6次助攻,看着是个打球很稳的后卫。
还有那个叫李雨汧的,据说在全运会预赛里场均能轰下24.6分,三分命中率高达56%,这火力听着是挺猛的。
可问题是,这些都是国内比赛或者青年比赛的数据。国际赛场上,当防守强度上来,对手的身体对抗一上,她们还能不能这么从容地控球,这么舒服地投篮?
这都是未知数。
我们不能忘了,现在的亚洲女篮,早就不是我们一家独大的时候了。日本队那套小快灵打法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人家也在出新人,比如田中心这些。澳大利亚队就更不用说了,人高马大的,纯靠身体优势就能压你一头。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外线火力不够,战术变化太少,这些老毛病,在老队员身上没解决。
现在换上一批全新的面孔,等于是从零开始。
这盘棋,宫指导下得很大,也很有魄力。他不想再修修补补,而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用三年的时间去赌一个未来。
阵痛是肯定会有的,接下来一两年的比赛,成绩难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这帮被推到前台的小将们,真的能扛起这么沉重的担子吗?光靠天赋和年轻,就能解决掉输给日本队时暴露出的那些根本性问题吗?这才是大家心里最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