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新疆克州纪委监委通报5起形式主义典型案例,把基层减负痛点彻底撕开——“指尖任务”“耗时长会”“懒政乱作为”,桩桩件件戳中基层治理软肋,给所有干部敲醒警钟。
一、“指尖KPI”:15个村被摊派“每日增粉100人”
阿图什市松他克镇党委委员余某,搞出“神操作”:让15个村给镇官方抖音、视频号“每日增粉100人”,完不成还要写检讨 。
基层干部本就忙着调解纠纷、落实政策,现在得“求爷爷告奶奶”拉粉丝,甚至被逼到“买粉造假”。
5月余某被提醒谈话,但这事儿暴露的问题更扎心:政务新媒体是为了服务群众,不是搞“数据面子工程” ,用KPI绑架基层,只会让公信力“雪崩”。
二、5起案例,扒开形式主义“七宗罪”
除了“指尖闹剧”,通报里的其他案例更触目惊心:
政务大厅“抢休息”:克州政务服务大厅每周四晚硬开2小时“政治学习”,干部累了一周,想陪家人、处理私事都没机会,请假流程还特别繁琐,直接把“为人民服务”搞成“折腾干部” ;
殡葬监管“躺平式失职”:阿克陶县玉麦镇副镇长沙某,4年不管殡葬违建,61座墓穴违规照建不误 ,“只说不干”让政策成空文;
“骂群众”副乡长:乌恰县托云乡副乡长徐某,用低俗脏话骂群众,把“干群鱼水情”碾得稀碎 ,6月被党内警告,但伤了的民心,不是处分能补回来的;
“收群众钱”管委会主任:阿合奇县马场朱某,违规收136名群众11.64万“赔付款” ,用“乱收费”掩盖自己失职,直接啃食群众信任。
三、基层减负,关键要拆“三大陷阱”
这些案例,把形式主义的“坑”全露出来了:
“政绩陷阱”:干部为了“好看数据”“领导表扬”,搞出一堆没用的任务,忘了“服务群众”才是正经事;
“流程陷阱”:明明简单的事,非要搞“层层审批”“繁琐手续”,把效率拖死,把干部累死;
“作风陷阱”:对群众“冷硬横推”,对工作“敷衍塞责”,让政策变“空炮”,让信任变“泡沫”。
克州通报这些案例,不是为了“曝光”,而是给所有地方敲警钟:基层减负不是口号,是要真刀真枪拆这些“形式主义陷阱” 。
领导干部得把“政绩观”摆正,别让基层干部“流汗又流泪”;监管得跟上,谁再搞“折腾式治理”,就该让谁“吃处分”。
基层稳,天下安。别让形式主义把基层拖垮,这是所有干部必须守住的底线——毕竟,老百姓要的是“办实事”,不是“搞形式”。
(数据来源:克州纪委监委公开通报,案例、处分信息均为官方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