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个人股权转让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你知道吗?有不少人因为没搞懂个税申报时间,不仅被罚款,还影响了企业信誉。今天就来给大家划重点,个人转让股权时,到底该在什么时间申报个人所得税,背后的法律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 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7 号)早就有明确规定。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形时,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必须在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可别不当回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受让方已经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这很好理解,只要钱动了,哪怕只给了一部分,申报时间就从这里开始算。就像去年深圳有个案例,李某把股权卖给王某,王某先付了 20% 的款项,李某觉得剩下的钱还没到,就没去申报,结果被税务部门追缴税款和滞纳金。所以,只要有款项支付,次月 15 日就得行动。
第二种是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可能有人会说,合同签了但还没过户,钱也没给,不用急着申报吧?但法律可不这么认为。去年上海有笔股权转让,双方签了协议后没及时申报,直到 3 个月后办理过户时才想起,结果因为逾期申报被处罚。记住,协议生效的那一刻,申报的倒计时就已经开始了。
再说说第三种,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比如参与公司决策、领取分红等,这时候就算还没完成工商变更,也得在次月 15 日申报。北京就有过类似情况,新股东都开始参与公司管理了,原股东却没申报个税,最后被税务部门盯上,不仅补了税,还影响了公司的税务信用等级。
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时候,以及符合办法中特定行为已完成的情况,比如用股权对外投资、抵偿债务等,这些时候都得在次月 15 日完成申报。另外,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也同样适用这个时间规定。
个人转让股权涉及的税务问题可不小,一旦在申报时间上出了岔子,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所以,各位在进行股权转让时,一定要把这些时间节点刻在心里,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操作。要是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别犹豫,赶紧咨询专业的税务人员,可别因小失大!
总之,个人转让股权的个税申报时间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不容忽视。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重视起来,避免因为一时疏忽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进行股权转让,也别忘了提醒他们注意这些申报时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