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A股市场,银行板块总是绕不开的话题。有人好奇:未来银行股会不会像某些热门赛道一样,被资金炒到3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中国资本市场深层次的变化和博弈。最近在山西的一场见面会上,资深投资人董宝珍给出了他的看法。他提出了“新定价权”这一概念,让不少投资者眼前一亮。
采访记录显示,不少与会者关心的是:过去那些疯狂拉高估值、制造泡沫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的操作,会不会重演?董宝珍坦言,在旧有体系下,部分资金确实能随意推高估值,把风险留给社会。这种玩法短期热闹,但终究难以善后——泡沫破裂时,总得有人买单。
如今情况变了。董宝珍认为,现在A股正处于“国家队主导的新定价权时代”。什么叫新定价权?说白了,就是不再让无序炒作掌控局面,而是由具备责任感和调控能力的大型机构——比如社保基金、央企等国家级力量——来引导价格。这些“操盘手”不是只盯着眼前利润,更要兼顾整个社会利益。他们既懂得价值规律,也有政策工具箱,可以通过稳健推动基本面改善,让上市公司业绩真增长,而不是靠虚火吹上天。
编辑走访发现,一位来自太原的券商分析师直言:“以前那种一夜暴富神话,是建立在击鼓传花基础上的。但现在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防范系统性风险,不允许谁想怎么炒就怎么炒。”这意味着,即便有大资金进场,也不会强行把银行市盈率推到极端水平。而是通过降准降息、支持实体经济等方式,让金融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合理估值提升。
那么,这样的新格局到底好不好呢?一些老股民觉得少了点刺激,但更多普通投资者却松了一口气。“以前总担心哪天又出个大雷,现在感觉安全多了。”某地退休教师在采访中如是说。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稳定增值比过山车式暴涨暴跌更重要。如果没有制度护航,一旦泡沫破灭,小散户往往最受伤。
当然,新定价权也并非万能钥匙。有业内专家提醒,“价值回归”的路并不平坦,还需要上市公司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也要警惕部分投机行为借壳复燃。因此,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退市机制依然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坚持用长期主义思维引领资本市场,就能避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悲剧反复上演。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希望看到一个追求理性健康发展的A股,还是宁愿冒险押注短暂的疯狂行情呢,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