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过去坐稳世界头把交椅,靠的是什么?
打服德日,拖垮苏联,想炸伊拉克就炸,想动南联盟就动。
五角大楼突然改口,不再紧盯中国,反而喊着“优先保护本土安全”。
一向主张“看谁不爽就打谁”的兰德智库,也泄了气,承认美军已被碾压,别再想军事干涉中国。
连向来自视甚高的民主党,都坦言中国在各个领域已经占尽上风。
一位美国战略专家在智库研讨会上更是直接摊牌:“美国已经无牌可打了。”
这不再是战略模糊,而是一种近乎无奈的承认。
这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国的牌,怎么就打光了
过去这十年,美国为了压制中国,把能想到的招数几乎全用了一遍。
从2018年开始的贸易战,清单一张接一张,口号喊得震天响。
结果呢?五年过去,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减反增。
嘴上说着“去风险”,但苹果、特斯拉这些巨头,背地里却在中国持续加大投资。
美国本想用科技封锁锁死中国的上升通道,结果却发现,自己越封锁,对手变得越强。
到了2024年,中国在光刻机、EDA软件这些被卡脖子的领域,也开始补齐短板。
连美国《外交事务》都不得不承认,技术战线拉得越长,美国越难维持优势。
经济和科技上没占到便宜,美国又开始拉帮结派,搞“围堵战略”。
从四方安全对话到美日澳印军演,从美菲联合巡航到AUKUS核潜艇协议,架势看着挺唬人。
但这些所谓的同盟,战略粘性极差。
盟友不给力,自家也乱套
就拿菲律宾来说,马科斯政府起初高调得很,开放军事基地给美军用,还在南海频频挑衅。
可这才一年多,菲律宾国内反美情绪高涨,示威游行不断。
马科斯自己也开始往后缩,强调“不想被卷入中美对抗”。
东南亚其他国家更是人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哪个不是在中美之间搞平衡?
他们心里清楚,美国能给安全承诺,但中国给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欧洲那边,马克龙公开喊话“欧洲不应成为美国的附庸”,更是让华盛顿脸上挂不住。
外患还没解决,内忧已经火烧眉毛。
去年大选前,两党为了移民、堕胎、枪支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联邦债务突破34万亿美元,通胀高企,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调查,超过56%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应该少管闲事,先把自己家里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在这种背景下,华盛顿就算想全力围堵中国,也得先问问国内民众答不答应。
中国这棵树,根太深了
很多人觉得美国今天的窘境,全是中国太强导致的。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美国这次遇到的对手,跟它历史上所有对手都完全不一样。
翻开历史,过去的大国崛起,像英国、苏联,兴盛得快,衰落得更快。
英国曾是“日不落帝国”,现在呢?脱欧后经济一团糟,只能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刷存在感。
苏联巅峰时能跟美国掰手腕,解体后却连“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牌子都快保不住了。
这些国家的崛起,靠的是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根基太浅,一旦老路子走不通,国力就断崖式下跌。
中国复兴的特殊性,在于它5000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厚度。
这种厚度,给了中国两样别国没有的东西:韧性和战略耐性。
就像一棵根系极深的大树,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吹不倒。
近代史上,我们挨过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打,亡国了吗?分裂了吗?没有。
抗战顶住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二战后又接连跟美国、印度、苏联交手,哪次被打垮了?
三大凝聚力,谁也学不来
这种“衰而不亡、亡而复兴”的能力,是那些“烟花式”崛起的国家想都不敢想的。
再加上中国还有无可比拟的体量优势,14亿人拧成一股绳,完成了完整的工业化。
这种体量,催生出了中国独有的“三大凝聚力”。
首先是“工业凝聚力”。前线消耗一台无人机,后方能补充一千台,生产一万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早已成熟。这种“造得快、造得多、造得好”的能力,让别人怎么追?
其次是“国土凝聚力”。西方学者把中国叫“文明型国家”,跟那些靠殖民者画线画出来的“民族型国家”完全是两码事。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几千年文化融合的结果,刻在骨子里的“山河一统”,谁也别想分裂。
最后是“民族凝聚力”。14亿人,56个民族,都认“中华民族”这个身份。苏联分家才30多年,就打得你死我活。美国内部的种族矛盾更是愈演愈烈。这种内部力量,能扛住任何外部风险。
结语
很多外国史学家都说,就算抛开科技、军事这些因素,单凭中华民族这种越挫越勇的韧性,重回世界之巅也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美国认怂,不是它一夜之间变弱了,而是它发现,自己过去“打服对手”的经验,在中国面前完全失灵了。
它面对的,不是一个靠殖民掠夺、军事扩张崛起的普通强国。
而是一个依靠自身文明韧性、庞大体量和内部凝聚力,一点点找回自己历史地位的文明型大国。
它是5000年文明、14亿人努力和完整工业体系共同推动的历史必然。
这股力量,谁也挡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