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特火的说法,一听就让人血压升高:说我们家刚下水的宝贝疙瘩,福建舰,这艘电磁弹射的航母,综合性能只有美军老掉牙航母的60%。
这话听着特专业,好像拿着计算器算过一样。
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拿它跟美军反复“魔改”升级后的“尼米兹”级放一块儿比,然后得出一个“我们还差得远”的悲观结论。
咋一看,数据、型号、技术名词都摆在那,逻辑闭环,无懈可击。
但你只要稍微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看,就会发现,这个比较本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鸡同鸭讲”。
说白了,这就好像拿一个刚拿到驾照、开着最新款特斯拉的年轻人,去跟一个开了几十年大卡车、车队遍布全国的物流公司老板比“运输能力”。
你问年轻人,你这车百公里加速几秒?
他说,三秒。
你问物流老板,你那破卡车加速几秒?
老板白你一眼,说我关心的是一车能拉多少吨货,一箱油能跑多远,全国高速哪个服务区能修我这车。
看到了吗?赛道都不一样,比个什么劲儿?
福建舰和美国航母,就是这个道理。
那个“60%”的说法,看似在谈性能,本质上是在用别人的尺子,量我们自己的地。
残酷的真相是,很多人压根没搞懂,福建舰这艘船,它到底想干嘛。
首先,咱们聊聊硬件,也就是这台“新车”本身。
福建舰最炸裂的亮点,毫无疑问是电磁弹射。
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把滑跃起飞换成弹射起飞那么简单。
滑跃起飞,就像你在小区里玩滑板,得自己先助跑一段,然后从一个斜坡上起跳,劲儿大劲儿小全看你自己和那个坡。
而弹射,不管是蒸汽还是电磁,都是一个壮汉在后面猛推你一把。
电磁弹射,就是那个壮汉从一个肌肉猛男,进化成了能精准控制力度的机器人。
它推力大、可调节,能把更重、功能更复杂的飞机给“扔”出去。
比如,固定翼预警机、重型无人机。
这就好比你的手机,以前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现在能装各种APP了,想象空间一下就打开了。
而美军的“尼米兹”级,大部分还在用蒸汽弹射。
那玩意儿就是个暴脾气的肌肉猛男,力道忽大忽小,对飞机的损耗也大。
虽然老美玩了几十年,玩得炉火纯青,但技术代差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点上,福建舰是直接站在了下一代技术的起点上。
当然,我们也有短板,就是动力。
福建舰是常规动力,烧油的。
美国航母是核动力,自带“无限充电宝”。
这个差距是明摆着的。
常规动力航母跑远路,屁股后面得跟着一大票“加油车”(补给舰),自持力、全球部署能力,确实不如核动力航母那么潇洒。
这就像你的手机性能再强,续航不行,出远门就得天天找充电桩,人家那个是自带核能充电宝,走哪儿都不慌。
所以,单论硬件,你说福建舰跟“尼米zis”互有优劣,这是事实。
可为什么会冒出个“60%”的说法?
魔幻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航母这玩意儿,从来不是一艘船在战斗。
一个真正能打的航母编队,是什么?
它不是一艘船,而是一个移动的城市,一个浮在海上的军事基地,一个庞大到令人发指的系统工程。
美军牛逼在哪?
不是单单牛逼在他有11艘核动力航母。
他牛逼在,围绕这11艘航母,他建立了一整套运转了几十年的“生态系统”。
我给你打个比方。
福建舰,是我们倾尽心血开的一家顶配“单体网吧”,装修最新、电脑全是顶级配置、网速飞快。
而美国海军,是开了一家全球连锁的“网吧集团”。
你这单体网吧,虽然电脑好,但你只有一个店长(舰长),几十个网管(舰员),飞行员还得从头培养,维修师傅也是刚上岗。
客户来了怎么安排座位,怎么收费,怎么处理突发情况(比如有人打架),全得慢慢摸索。
人家那个连锁集团呢?
他不仅有几十年的开店经验,还有一套标准化的SOP(标准作业程序)。
从店长培训、网管手册,到会员系统、财务制度,甚至连网吧里卖的泡面口味,都是经过大数据分析的。
他还有强大的中央厨房(后勤补给)、全球情报中心(卫星网络)、空中巡逻的保安(空中加油机),以及无数个分店(海外基地)可以互相支援。
你一台电脑坏了,得等师傅上门。
人家直接从仓库调一台新的过来,坏的拉回去修。
你的飞行员飞一个架次累了,得休息半天。
人家有几班倒的飞行员,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起降。
这就是系统和个体的差距。
那个所谓的“60%”,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这家顶配“单体网吧”,目前的综合运营效率,可能只相当于人家一个成熟老店的60%。
这个说法,残酷,但有一定道理。
因为我们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那套看不见摸不着,却需要用几十年时间、无数次实战和演习喂出来的“肌肉记忆”。
从飞行员的培养周期,到舰载机的维护保障体系,再到整个航母战斗群的协同作战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巨大的坑,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填。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差距这么大,我们造福建舰,难道就是为了造个“样子货”吗?
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战略博弈了。
谁说我们开这家“顶配网吧”,是为了去跟人家全球连锁集团抢生意?
骚操作就在于,我们的目标,可能压根就不是去和他在大西洋、印度洋上“公平对决”。
我们的目标,是先在我们家门口,这个叫“亚太”的小区里,当上绝对的“扛把子”。
在别人的地盘上,他的全球连锁优势能发挥到120%。
但在我们家门口,他的补给线被拉长,海外基地随时可能被我们“重点关照”,他的那套全球体系,效能就要大打折扣。
而我们的“单体网吧”虽然小,但我们就在本地,补给方便,支援来得快,信息畅通无阻。
福建舰的隐身设计、更小的吨位带来的灵活性,都是为了在亚太这种高威胁的近海环境下“扬长避短”。
它搭载的歼-35,对上美军航母上数量最多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在性能上甚至还有优势。
说白了,我们不是要跟那个世界拳王去打12个回合的点数赛。
我们是要在他最不舒服的街头巷战里,用我们最擅长的方式,让他知道谁才是这里的老大。
在这场“小区保安队长争霸赛”里,我这60%的“全球实力”,可能就是120%的“本地战斗力”。
所以,别再纠结那个“60%”了。
福建舰的下水,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海军真正走向“体系化对抗”的起点。
它像一个火种,点燃的是一整套全新的海战思想、装备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
这艘船的意义,远比一堆冰冷的数据对比要深刻得多。
它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打破旧有游戏规则的雄心。
路还很长,从网吧开张到成为连锁集团,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但这第一步,我们迈出去了,而且迈得无比扎实。
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