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强烈谴责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外交部喊话让美国赶紧取消封锁,搞得全球都看着热闹。很多人脑子里对封锁这个概念还停留在古板的战时画面:你围着我,我不能进也不能出。但真要细扒这经济封锁的背后,远比想象复杂。美国所谓封锁,更像是贸易断链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我不和你做买卖,也不让别人用我的技术和资金和你做买卖。
有意思吧?其实这里面最根本的矛盾是古巴当年革命以后,把美国在古巴的资产给充公了。说白了,就是自家打内战,结果顺带把客人家的东西占了。你说尴尬不尴尬?谁家来客人,客人家东西被顺手牵羊的事儿,谁能接受?这么一来,美国装着天理难容,封杀起来了。美国的理由也简单到爆,就是不让自家公司,还有和美国有深度绑缚的外国公司和古巴做生意。这在商业世界里,绝对是标准操作——不讲道理没诚信,不愿意合作,自然就断了关系,不难懂。
所以,封锁真的是封锁吗?还不如说,美国的态度其实就是我不跟你玩,顺便拉上我朋友们也不跟你玩,算是集体的断舍离。你要问,那全球那么多国家呢?不和美国套近乎的,古巴就没地方蹲吗?当然不是。古巴同样是经互会成员,他们跟意大利五的友谊地久天长,和那群志同道合的社会主义兄弟们死死地抱团。美国没阻止古巴和其他国家做生意,没有禁止古巴和非美国背景国家来往。
正因为这样,我特别不买账美国封锁古巴导致贫穷落后的说辞。古巴的经济成就,能不能都甩锅给美国?想到了名堂吗?国家经济崩了,你怪别人罚你离婚犯错,似乎有点太敷衍了。其实更像是在找替罪羊,推脱内核的问题——怎么自己没好好治理、没能创新换跑道、没能扩大朋友圈。
咱们不能忽视一个细节,美国封锁那么多年,却买不到哈瓦那雪茄。这反倒显得美国消费者是被封锁了啊,哈哈。老实说,如果美国和古巴真的摊开来坐下来谈谈,彼此都松绑点,说不定会让原本紧绷的神经好受许多。毕竟,商业本来就是利益博弈,没必要非得闹得水火不容。
顺便想个奇怪的事,如果古巴和委内瑞拉边上的美军换成的大鹅,这俩国家还能坐得住吗?这话说出来有点冷,但现实就是那么讽刺和复杂。
写到这儿,其实我觉得咱们审视问题不能总停留在表面标签。封锁、制裁这些词听着雷震撼,但背后是深刻的地缘博弈,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是政治立场的较量。想突破瓶颈,得看看自己能不能玩出新花样、找新伙伴,不能老靠怨天尤人,历史不会因为喊冤就回头看你一眼。
我挺认同一位网友说的:古巴既然能和经互会国家一起封锁美国几十年,美国买不到雪茄,说明这游戏规则并不是那么死板,而是灵活多变的。古巴的路在哪儿,不光是如何跟美国斗争,更是在全球化和数字经济浪潮中,能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活路才更关键。
所以别光盯着谁封锁谁,眼光放远点,才发现这世道,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