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街头最近有个有趣现象:你站在路边数十分钟,会发现经过的网约车比出租车多好几倍。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给出了答案,看完这些数字你可能要重新思考打车方式了。
今年上半年宁波出租车行业的数据让人有点意外。市区四千多辆传统出租车里,开电动车的司机每个月能多赚两千多块。而四万五千辆网约车中,电动车同样比混动车更赚钱。最拼的司机选择双班制,月收入能冲到八千元以上,但每天要在车上待将近16个小时。
现在宁波有14万多人持有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平均年龄正好处在中年。这个行业正在经历巨大变化,传统出租车接到的路边招手订单越来越少,反而通过网络平台接单成了主要收入来源。网约车司机们也不好过,虽然平台订单量还算稳定,但每单赚的钱变少了,很多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来维持收入。
仔细算笔账就明白其中门道。电动车比燃油车省下的油费直接变成了司机口袋里的利润。以纯电动出租车为例,每月比双燃料车多赚两千多,主要就胜在充电比加油便宜。网约车情况也差不多,电动车每月利润高出混动车一千多块。不过这些钱赚得并不轻松,很多司机反映现在每天要多开两三小时才能达到以前的收入水平。
行业专家用"完全饱和"来形容当前市场状况。简单说就是车太多,活太少。传统出租车面临双重压力:年轻人更喜欢手机叫车,而网约车又抢走大量订单。有些出租车司机尝试转型,在接路边客人的同时也会抢网约车平台的单子,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确实能多接些活。
这份报告给想入行的新人泼了盆冷水。现在宁波平均每辆网约车每天接单量在下滑,而持证驾驶员数量足够填满三倍的市场需求。有意思的是,虽然整体行情不好,但选择开电动车、愿意跑夜班的司机收入仍然可观。这就像玩闯关游戏,选对装备和战术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看完这些,下次打车时你会不会多看一眼司机师傅的车型?当知道他们每天要在狭小车厢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会不会主动说声谢谢?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正在经历阵痛,或许下次打车时,我们可以用手机软件叫辆电动车,既帮司机省点油钱,也算为环保出份力,你说呢?